刑事律师王平聚 http://www.wangpingju.com/ 本文部分图片可能会引起心理不适,请谨慎阅读。 2000年9月4日,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在北京电视台首播。 包拯、公孙策、展昭、楚楚、飞燕的探案组合深入人心,堪称一代人的记忆。 以“隐逸村”为代表的干尸阵营,也承包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影视剧的黄金时代,根本不考虑尺度。 只要观众喜欢,什么都敢播。 中国电视剧诞生于1958年,但相关的审查制度直到1979年才建立起来。 经过几十年的修改,直到2000年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审查标准。 当时放宽的审查标准为中国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环境。 许多大尺度电视剧轮番上演,观众大饱眼福,乐此不疲。 同时也给祖国的花朵造成了很多心理阴影。 审查制度尚未成型,妖魔鬼怪比比皆是。 千禧年之前,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处于空白期。 虽然中间设置了一些模糊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实际效果。 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它标志着电视剧的诞生。 当时中国建国不到20年,贫穷落后,全国电视机不多。 电视剧真的是一种高级奢侈品。 年产量只有三四部,而且都是宣传保家卫国的硬旋律片,为的是宣传和巩G社会主义制度。 审片部门是拍摄部门,自然没有统一的审查标准。 负责人的喜好是最大的标准。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代表了早期电视剧的主旋律宣传倾向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伴随着贸易,还有西方世界的流行文化;海外影视剧;爵士流行音乐。 浓厚的文化交融氛围,推动了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次爆发式增长。 当时国产剧刚刚起步,商业气息较淡,更接近于艺术品。 创作者认真对待每一个画面,敢于尝试任何艺术风格。 正常的电视剧硬是拍成恐怖片,比比皆是。 1987年首播的电视剧《聊斋》由原著47个故事改编而成,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鬼怪神片。 其中水中女鬼和判官割头绝对是限制级画面,多少观众汗毛直竖,脖子发凉。 △电视剧[聊斋]片头剧照,音乐一响起心里就毛毛的 1990年,大型神话剧《封神榜》播出。 傅艺伟版的妲己,汤镇宗版的伯邑考,蓝天野版的姜子牙,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剧中的恐怖画面仍在很多观众脑海中挥之不去。 妲己诬告姜皇后刺杀商纣王,为了逼供,姜皇后被活活挖出了左眼。 生怕细节不到位,镜头也给了血淋淋的眼球特写。 之后炮烙双手从头到尾展示,焦糊的皮肉让人感到身体不适。 △电视剧[封神榜],姜皇后被挖眼画面 伯邑考死后托梦一段。 从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汤镇宗逐渐变成了一个绿脸凹陷的骷髅,几个血淋淋的伤疤,脸上布满了血。 那张照片,现在看来,背脊发颤。 △电视剧[封神榜],伯邑考变骷髅画面 还有比干挖心、活人炮烙、宫女虿盆等酷刑。 导演一丝不苟地展示了行刑过程,透过屏幕,他能感受到数百条蛇在身体周围钻来钻去的冰冷油腻的触感。 还有一股子肉烧焦的味道。 △电视剧[封神榜],虿盆 这是在当时还算相当保守的。 89版《封神榜》真实还原了小说中的“蛇刑”。 将宫女的裤腿扎紧,裙子里放几条蛇,刑讯逼供,这幅画既恐怖又残忍。 与这些硬恐怖相比,《少年包青天》中的几具干尸真的要友好得多。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童年阴影干尸 当时各个电视台播出的内容都是自播自审,本着兼收并蓄的态度,审查人员相对简单开放。 只要政治思想没有偏差,一些过分的画面视而不见也就过去了。 观众爱看,审查部门不招人烦。 露D床戏果体,审片制度应激而生 除了恐怖,还有黄暴。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国产银幕最“敢露”的时期。 当时整个文化艺术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禁止和复苏之后,正处于一个创作热情高涨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尺度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保守主义的依恋。 开放的文化环境一度让银幕尺度成为历史上最宽松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恐怖场景,还出现了大量的黄暴片。 △杂志《大众电影》的封面,尺度已然很大,是那时风气的一个写照 还是90版的《封神榜》。 妲己和纣王的鸳鸯戏水,让人脸红心跳。 纣王的贞操带似的小裤衩,妲己的豹纹高叉泳衣,要是搁现在都很前卫。 史书上记载的「酒池肉林」淫乱非常: (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为了还原小说,剧中男女贴身热舞的场景简直不要太多,且各个衣着清凉。 89版有几个尺度更大的画面,大到只播了五集就被禁了。 1991年何晴版李师师。 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大型的强J场景,还有一些坦胸露乳的限制级图像。 就连看起来比较正面的历史剧《宰相刘罗锅》都充斥着香艳十足的床戏,更不用说译制片了。 早些时候,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上映。 因为所有果露的镜头都被剪掉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后来广电总局的态度是尽量不删减引进片,尽量让大家看到原版的译制片。 剧评人李星文说: 那会儿艺术氛围开放,你去电影院随便看一部译制片,都跟欧洲艺术片一样,就是很自然的果露了,大家都认为很正常。 审查制度完善,尺度严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变化。 随着西欧和美国市场的开放,各种影视剧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内地。 很多海外剧的创作逻辑被移植到了国产电视剧中。 为了找到有特色的题材,吸引观众,应对进口剧的竞争。 很多创作者把目光放在了《金瓶梅》、《废都》等有争议的作品上。 当时描写J女、土匪、强盗的题材尺度特别大,屡禁不止,令行政部门十分头疼。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终于建立了包括国产剧在内的各种审查标准。 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第一个关于电视剧管理的《电视剧审查暂行规定》。 虽然是临时性的,但却是划时代的条款。 之后,审查制度迅速得到整顿,缰绳越来越紧。 此后两年,中央综治委提出坚决制止反动、色情、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等电视形象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这些要素被正式纳入审查标准。 此后,电视剧尺度明显缩小,不仅情s画面大幅减少,就连血腥恐怖场景也有所收敛。 2000年上映的《少年包青天》算是赶上了改变的尾巴,虽然还是有一些吓人的画面,但也收敛了很多。 大部分是干尸、骷髅之类的,很少是血淋淋、湿漉漉的。 2002年反特剧《一双绣花鞋》。 同样的悬疑惊悚风格,没有血腥的死亡画面,恐怖气氛多由音效和光影营造。 2003年的《梅花档案》也是。 △电视剧[梅花档案]剧照,夜里光比很大 到了2005年的《大宋提刑官》,甚至连尸体都变得尽可能模糊。 即使有杀人和验尸的画面,也是写实风格。 很少有特写,硬推视觉增强镜头。 再也没有了在《少年包青天》中震撼和突然的骇人画面。 然而,正是这些适中的惊悚片,演员精彩的表演和恰到好处的时机,最终成就了这些经典。 是神剧,是童年的阴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 |